芭瑞小说 > 其他类型 > 摄大乘论 > 第27章 第27集《摄大乘论》(1/12)
    《摄大乘论》,和尚尼慈悲、诸位法师、诸位居士,阿弥陀佛!(阿弥陀佛!)请大家打开《讲义》第九十一页,

    戊三、释一异。

    本论整个修学纲要有三个重点,就是大乘的境、行、果。所谓的[境]就是甚深见,[行]就是广大行,[果]就是究竟果,有三个重点。我们现在这一科是讲到[甚深见],就是身为一个大乘的菩萨,我们在行菩萨道之前,我们应该如何观察生命的真相?讲这个重点。这个甚深见,无着菩萨分成两个重点来发挥:一个是[所知依],一个是[所知相]。[所知依]是讲到生命的依止处,或者说是生命的根源;[所知相]是讲到生命的差别相。所知依跟所知相相互的关系,可以说是一种体用开合的关系。也就是说,如果我们今天把生命作一个开展,所谓的依体起用,就显现出所知相,有依他起相、遍计所执相跟圆成实相,这么一个多彩多姿、变化多端的生命;如果我们把生命作一个缩合,摄用归体,就回到现前一念心识、这阿赖耶识,就是所知依。所以所知依跟所知相,是一个体用开合的关系。

    蕅益大师曾经说过一句话:[宇宙无非旅泊,而泊宇中者,究竟是什么人?]第一话就是对生命的开展,说宇宙无非是一个旅泊,生命它是不断的相续变化,我们前生可能是一只蚂蚁,今生变成一个人,来生变成一个天人,所以人生就是一个暂时的过客,它是很多很多剎那剎那生命相续的点,串成一个复杂变化的人生,所以我们只是一个过客。[宇宙无非旅泊]就讲到[所知相],讲到三相生命[即空、即假、即中]的差别。但是这么一个复杂的生命,到底是谁在那个地方流转?[流转三界中,流转者谁?]简单的说,就是现前一念心识在流转。就是我们内心当中,有很多很多的种子,不断的不断的变现很多差别果报让自己受用。所以,我们在了解所知依跟所知相,就是用体、用的关系,就能够了解。

    戊三、释一异(分二:己一问;己二答)

    这一科是[所知相],当中有六段:第一段是出体,第二段是释名,现在是第三段的[释一异]。前面一科的[释名],说明三相各别的内涵;这一科[一异]是解释三相的互相关系,它们之间互相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?说明这个道理。释一异当中分成两段